双钩书法 刘宝山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liubaoshan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【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】
2015-03-31    浏览(766)    作者:刘宝山    来源:双钩书法 刘宝山 官方网站

原作者 我醉癫狂---胡玉琢 书法是中国最古老、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,在世界所有艺术里边也是独一无二的。书法最能体现的就是中庸精神,中庸精神是什么?书法又是如何体现中庸精神的呢? 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,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。我们的许多先贤对书法都有很高的评价,比如梁启超先生就说过,“各种美术当中,以写字为最高”,这可是梁...

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

 原作者我醉癫狂---胡玉琢

书法是中国最古老、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,在世界所有艺术里边也是独一无二的。书法最能体现的就是中庸精神,中庸精神是什么?书法又是如何体现中庸精神的呢?

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,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。我们的许多先贤对书法都有很高的评价,比如梁启超先生就说过,“各种美术当中,以写字为最高”,这可是梁启超先生讲的。

再一个沈尹默先生讲,他说书法能显出惊人奇迹,无色而具有画图之灿烂,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”,这是沈尹默先生讲的,沈尹默是著名书法家。

再一个,著名文人林语堂先生说过,说“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”。北大的美学家教授宗白华先生说“书法代替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”,这是中国几位大家对书法的一些看法。

我们知道艺术大师毕加索讲,“假如我生在中国中国,那么我一定是一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。”通过这几位大家对书法的评价可以看出书法特殊的审美价值,这里边实际上在讲书法的审美价值。

为什么书法只有几个墨点子、几个黑道子却能显示出如此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?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曾做过探讨,但或者是语焉不详,或者是不得要领,或者是有失偏颇,所以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觉得还没有真正的给它一个比较理论性、比较全面的阐述。

如何来认识书法艺术?我认为只有一点,就是从根本上入手,这个根本是什么?就是中国文化,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。说起中国文化是个大题目,中国文化是什么东西呢?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,但未必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,中国文化应该怎么来理解?当然这里边还有个问题,就是根本,中国文化根本是什么,它的根本点和核心就是中庸精神。

什么是中庸精神,历代我们许多先贤都对它做过探讨,其实,中庸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最佳的契合点。所以“中”不是非常简单就能解释得了的,那么简单的思想,不偏不倚就完了,一条绳子拉出来对折就是中,不是这么简单的。我可以再举一个通俗的例子,过去我们一般到了一个人家去作客,过去都是用长板凳,进去以后请坐,那么你坐在什么地方?这就有选择了,你说你坐在正中,可能有人认为你这个人没教养,坐太偏了也不行,要摔跟头,那坐什么地方呢?就坐正中偏一点,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,这个地方就是中,这个中绝对不是正中间的那个中。这是中庸之道的中,中国人就要找这个最合适最恰当的中,“中”的概念,就是这么个意思。

那么什么又叫做庸呢?庸就是常也,规律也。说穿了,也就是传统,就是我们的祖先,我们的圣人带领我们走过来的最佳路线,他实践了,他找到了中点,所以领着我们从最好的路线走过来,这个东西就叫庸,所以庸就是传统,就是规律。

所以朱子讲,庸是常然之理,庸是天下之定理,就这个道理,就是不变的法则。庸就是我们先王的遗则,先王给我们留下的法则,就是祖先圣人带领我们走过来的最佳路线,也就是中的最高表现,是实现中的规律、法则和途径。最高表现是实现中的规律、法则和途径。

宋代有一个哲学家叫叶适,他一段话说得非常精采,他说“道原于一而成于两”,这段话“道原于一而成于两,中庸者所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一者也”。也就是说道是一条道,成于两是什么?这个两是今天的话,我们正确、全面理解的话就是阴阳,所以道生一,一生二生三,三生万物,这个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原,宇宙的本原,所以这个道成于两,就是阴阳,这个思想中国有史已久。所以孔子之谓治也,他接着讲“水至于平而止,道至于中庸而止”,所以道到最高水平的就是中庸。这讲得非常清楚。

《礼记》中庸篇也讲了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,就是这句话,所以高明中庸不是一个简单思想,所以“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”,最高明的才讲中庸,才能谈得上中庸,所以中庸之道是处理天人关系,特别是处理人人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最高的准则。所以中庸绝对不是简单的庸俗一流,它有很深刻的思想,是中国人一种典型的思维的特点。

那么在我们古代贤哲先贤里面,最中庸、最高明的是谁?只有两个,大自然和祖先圣人。在这个意义上,为什么是大自然呢?中国讲一切艺术也好、一切学问也好、一切等等,最高的境界是什么,回归自然,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自然,所以中国艺术最高的是什么“法自然师造化”,这就是它的基本根据。因为大自然、大宇宙它日月星辰运行都是井然有序的,我们可以看出来,万物生生不息,周而复始,非常的和谐,非常玄妙,所以中国人深切的感觉到这一点,大自然就是一种严整的秩序,是一种圆满的和谐,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特殊的一种感情,为什么?中国文明是农业文明,农业文明一个特点就是靠天吃饭,所以对大自然这个老天爷是格外的抱有一种亲和的态度,须臾不可离之。所以对大自然是非常亲和的,不像西方人跟大自然是有隔膜的,为什么隔膜?因为他认为生在世界是寂寞、孤独,所以要改造自然,要改造世界,要战胜世界等等,提出这些思想。中国不是这样,中国人要什么?要和大自然交朋友,抱一种亲和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,这是西方和中国的一个不同之处。所以中国的艺术,中国书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“法自然师造化”。

那么最中庸、最高明是祖先圣人这又是为什么呢?因为是人任之至也,最高的、最彪形的人就是祖先圣人,在我们中国人的看法里面,是最高的人所以是具有中和之质者。所以我们祖先在我们的眼里边确实是非常的神圣,非常的高明,为什么?他给我们选择了非常好的,也就是最中的生产方式,农业,给我们选择了最好的生活方式,也就是心灵化的生活,中国人就是那种期待值不高的心灵化的生活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诸如此类的,这种生活叫心灵化的生活,给我们选择了很好的居住环境,最好的,最中的,中国,什么叫中国呢?最好的国度就是中国。就连我们中国人,黄种人也被认为是最佳人种,当然这么说有自以为是之嫌,但世界上确实流传一个很古老,传播非常广的故事,说的是上帝当年造人的时候,第一次用泥巴捏巴捏巴以后放在炉子里烧,结果烧的时间短,拿出来一看,白人。第二次烧时间长了拿出来的是黑人,烧煳了,第三次掐准了,是最好的火候、时间恰到好处的拿出来一看是黄种人。这就是说中国文化中这个思想是由来以久的,我们从肤色上是这样的,从五官各方面长的也是趋于最中、最佳的那种情况。当然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,但确实说明一个问题,就是说没有祖先,就没有我们今天,所以中国人讲孝道是有根据的,是由来以久的,为什么中国讲孝,这是一个必然的,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今天,我们的一切如果没有祖先,那我们今天仍处在蒙昧时期,就是这个道理,很简单,所以说我们要饮水思源,要重孝道。

总之,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,就是追求最佳状态,也就是天人合一,用宗白华先生讲的话就是“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,并不是依违两可,折中需要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,综合的意志,力求取法乎上,圆满地实现个性中一切而得和谐,目标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。所以中庸是为了实现和谐,那这个和谐又是什么呢?这非常重要,和谐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之一,宇宙的另外一个根本法则是什么?是秩序,刚才我说的日月星辰运行有序,它每天运行,这个和谐是靠依序来实现、来完成的,依序与和谐就是宇宙根本法则,所以中庸就是为了实现秩序与和谐一个最根本的理论,一个最根本的理论原则、理论观念。

印度思想家泰戈尔非常尊崇中国文化,他说:“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,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,爱护备至,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旋律的秘密,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,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,因为只有上帝知道这种秘密,我实在妒忌他们有此天赋,并愿我们同胞亦能共享此秘密”。那么事物旋律的秘密是什么呢?中国人发现的美丽精神又是什么呢?就是秩序与和谐,换句话也就是节奏与和谐,秩序也就是节奏。泰戈尔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,实际上他认识到中国文化确确实实是一个最讲秩序,最讲和谐的文化。

节奏或者秩序是什么?就是礼的精神,礼的精神就是秩序,乐的精神就是和谐,中国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,就是这个道理。礼是什么?礼就是社会的秩序,宇宙的秩序,社会的秩序。和呢?和就是和谐,一切和谐,宇宙的和谐、社会的和谐就是通过秩序来实现的。这种思想在中国人思想里面根深蒂固。为什么?《礼记·乐记》篇中讲过,“礼者天地之序也,乐者天地之和也”。

不管社会也好,还是大自然也好,这都是根本法则。如果宇宙失去了秩序,不和了,结果就是宇宙大战,星球之间互相碰撞,各位想想是什么景象。社会不和就是战争,人与人之间不和就打架,如果人身体不和阴阳失调就得病,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。失去秩序就没有和谐,没有和谐就带来灾难,这是必然的,所以宇宙的和古代叫太和,这就是中庸精神的一个基本的根本点。

那么,我为什么把书法这个和宇宙相比非常渺小的东西扯的这么远呢?这就很清楚了,我上面说了宇宙秩序与和谐,就是说书法艺术的境界也要“法自然师造化”。另外还有一点,书法艺术一定要尊重传统,不论是对待书法的态度还是技法上,都要如此。为什么?就是上面说的,那么多书法先贤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,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法财富,我们没有理由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采取空中楼阁式创新、肆意践踏的态度。


标签:书法知识 书法专业 书法艺术 中华美学 书法美 书法交流 国学之道 国粹经典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